7月3日,安徽职业技术大学“艺起兴农,泾致未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以语言文化传承、安全教育普及、传统文化体验为核心,在泾县青年之家开展普通话宣传和防诱拐教育。下午团队成员走进泾县供销为农服务中心,开展沉浸式参观学习活动,推广学校育人理念和进行招生宣传,共同探讨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一、童笔绘就七彩梦,艺心点亮美育路
为引领“说普通话,做文明人”的风尚,携孩子们共赴普通话的奇妙世界。实践团成员通过绕口令大挑战、“拼音小勇士”、“字词宝藏寻宝记”等互动游戏,将普通话普及转化为沉浸式语言游戏,生动形象地展示着普通话的魅力语句与趣味知识。团队成员逐字逐句地教孩子们朗诵经典诗词、童话故事片段,耐心纠正发音、指导语调。小朋友们从一开始的怯生生,到后来变得自信开朗,现场气氛热烈而活泼。
在安全教育环节,团队创新采用情景短剧与案例教学融合的模式。队员们精心设计“诱拐”场景,在模拟实践中成功“诱拐”3 名儿童,将晦涩的防拐卖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感的生活实景。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认识到潜在的危险,风险防范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在美育活动体验活动中,以团扇彩绘为纽带,架起古今文化桥梁。孩子们手持画笔,在扇面上勾勒出心中的传统文化图景,一笔一画间,触摸到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窗花剪纸活动激活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传统文化符号的参与体验,在代际传递中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二、艺术赋能包装实践,共绘校企合作蓝图
在泾县供销为农服务中心,公司负责人江志伟带领大家参观当地各品类茶叶及其他农副产品的包装设计样品。江志伟对实践团为公司设计制作的黄精茶、泾县绿茶礼盒套装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其在美学设计上的创新与突破。同时,他也结合实际生产需求,提出包装设计的优化建议。他强调,农副产品包装设计需严格遵循行业规范,从产品条形码、委托方信息的合规标注,到背标字体与包装尺寸的科学配比。不仅要突出产品的实用价值与文化内涵,更要精准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的情感需求,以此确定设计方向,实现包装效果的最优化。
在研讨环节,学生们围绕包装材质环保化、工艺可行性等实际问题,与企业负责人展开热烈讨论。双方深入交流后,明确了后续包装设计的修改细节,突出泾县茶叶从生长、采摘到制作的特色元素,展现地方文化魅力,加强内包装胶水气味、塑封工艺等生产细节问题,力求为地方特色产品打造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包装升级方案。
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发放了学校招生简章30余份,宣传学校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教育理念,学校本着“研究实际问题、培养实用人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从战略高度服务社会发展。江志伟表示在各大媒体看到学校升级为大学的喜讯,希望未来可以深化合作,满足乡镇企业对一“钻”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此次活动注重儿童的语言教育、安全教育与文化赋能。同时深入企业一线,展开研讨,精准锚定茶叶产业在产品包装设计上的现实需求,以文创设计为突破口,为农副产业注入全新动能。(文/周经波 沈阳 杨星月 图/梁宇 周洪远 万家旭)